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绞痛症 >> 心绞痛初期症状 >> 正文 >> 正文

心脏骤停带走一位传奇球星,我们该如何

来源:心绞痛症 时间:2023-3-22
肢端型白癜风怎么办 http://m.39.net/news/a_9242727.html
    

迭戈?阿曼多?马拉多纳

这位阿根廷传奇球星的名字

深深烙刻在众多球迷朋友的心中

不幸的是

阿根廷当地时间11月25日上午

马拉多纳于家中突发心脏骤停去世

享年60岁

传奇谢幕令人痛惜

据阿根廷媒体《奥莱报》报道

马拉多纳生前未遭受暴力或外力

系心脏骤停病逝,为自然死亡

另据tyc电视台报道

马拉多纳从昏迷到去世只间隔了12分钟

“心脏骤停”、“猝死”等新闻频出

时刻给大家敲响“健康”的警钟

哪些人是“心脏骤停”高危人群?

有没有预警信号?

我们该如何远离这种悲剧呢?

猝死事件频发

主要原因是什么?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的总数超过50万人。更可怕的是,这个数字还在增长。引发悲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是肥胖、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广泛流行,冠心病为首的心血管病发病率增长,心源性猝死发生率也会随之相应增加。

二是当前人们的生活模式发生改变,不少人面临心理压力过大的情况,由此导致的自主神经失衡在恶性心律失常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会诱发心脏病乃至心源性猝死。

猝死生还率低

我国院外猝死生还者不足1%,因此第一时间及时施救至关重要!

对于已发生心脏骤停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施救流程包括:第一目击者能迅速施救,包括呼叫急救人员、现场心肺复苏和使用猝死的“灭火器”——体外自动除颤器(aed),急救人员医院内的高级心肺复苏。以上环节但凡有缺少,生命便极有可能就此离开。

正常人也可能发生意外

80%的心脏骤停患者,事后都能发现患有冠心病的“证据”。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正常人”,不仅健康没什么大碍,也没有冠心病,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症状比病情“慢来一步”。冠状动脉狭窄或完全堵塞后,心脏表现为心肌缺血或坏死时才会有症状。一般来讲,狭窄的严重程度要在70%以上,病人才能发现症状。症状表现为胸闷、胸痛或胸口不适。

但是有68%的人在发病时,冠状动脉狭窄还不足50%,身体并没有出现上述症状,也没觉得哪里特别不舒服。

一些中青年人虽然有动脉粥样硬化,但还没有达到狭窄非常严重的地步。可是,斑块表面的纤维帽一旦破裂,此处马上会有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加重狭窄,甚至使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发生猝死。这种急性冠心病发作不取决于狭窄程度,而取决于纤维帽是否稳定。

简单来说,纤维帽就是冠状动脉狭窄处上面的那层膜,膜下面是斑块(就是动脉粥样硬化)。膜越薄,就越容易破裂。一旦纤维帽破裂,就会出现心肌坏死,之后可能发生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到这时心脏跳动的节律完全紊乱,心脏会失去射血功能。

预防要趁早

检查到冠状动脉存在粥样硬化病变,但还没有造成严重狭窄时,如果能及时干预,就有可能预防发生心肌梗死。

步入中年后,戒烟、适量运动、健康饮食这些反复强调的“老一套”格外重要。如果有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就更需要在日常生活上进行控制。

学会调节,不要“身心疲惫”

除了身体上、生活上要注意以外,心理健康也格外关键。很多发生猝死、心脏骤停的患者,在发病前都存在工作负荷大、生活压力大、长期劳累等状况。为什么“身心疲惫”的人群发生猝死和心梗的风险较高?这就涉及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的问题。

简单说,就是身体里让人兴奋的神经活动比较活跃,而让人休息的神经活动较弱,也就是“自主神经失衡”,包括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和迷走神经功能低下与障碍。“自主神经失衡”长期存在时,患者有可能发生心源性猝死。

长期压力大、敌意情绪、负面情绪、吸烟、睡眠不足、不健康饮食、体力活动不足等情况,也都会增加交感神经兴奋。一般情况下,心率快、肥胖和血压高的人,也存在一定的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状态。研究发现,与猝死有关的最主要因素为情绪激动(26%)和劳累(25%),其次为饮酒和过饱。有这些情况的年轻人,赶紧调节好自己的生活和情绪。

积极运动、充足的睡眠、控制体重、戒烟、减轻压力和冥想等,可减轻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心脏猝死并非“不可预料”

德国一项研究发现,四分之三的猝死发作前有心绞痛或呼吸困难。还有研究发现,三分之二的心脏猝死发作前,心绞痛或呼吸困难持续时间可超过1小时,发生无脉性电活动之前的症状可持续20分钟,室颤之前的症状可达30分钟。美国另一项研究则发现,半数猝死患者有先兆症状,但仅21%呼叫了救护车。

猝死前或心梗的症状常被忽视。最重要的症状是比较严重的胸痛或胸闷,并伴有大汗。胸痛的部位可能是前胸、后背、下颌、胸骨后、上腹部、剑突下、后背等部位。可以是持续性,也可能是间断性,性质可以是压榨性、烧灼样、憋闷,有时难以忍受,有濒死感或恐惧感。

如果伴有面色大汗、苍白、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更有可能是心梗或猝死前兆。

以上这些症状其实也是心脏骤停的预警症状,医院,生存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但在我国,心梗患者仅有15%左右呼叫救护车就诊。

调节生活和情绪

及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yddianyuan.net/xjtcqzz/10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