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一般来说,西医在解决冠心病,常用这些方法。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患者的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常用的药物包括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缓解心绞痛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减轻心脏的负担。
也会让患者进行心脏病手术,如冠状动脉搭桥术或支架植入术,以改善心脏供血不足的情况。
此外,西医还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来解决冠心病。介入治疗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等,可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及时进行血管成形术或支架植入术。
但是,很多患者并没有得到改善,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中医认为,冠心病属于“胸痹”、“心痛”等范畴,其症型主要根据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来划分。常见的冠心病中医,症型有以下几种:
一、心血瘀阻型:主要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如绞如刺,痛有定处,入夜尤甚,甚至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象沉涩或结代。可以以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为主。
二、痰浊痹阻型:表现为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纳呆便溏。舌苔浊腻或白滑,脉滑。可以从通阳泄浊、豁痰宣痹入手。
三、寒凝心脉型:突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喘不得卧,多因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伴形寒,手足不温,冷汗自出。苔薄白,脉沉紧或促。可以从辛温散寒、宣通心阳为主。
四、气滞心胸型: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时欲太息。情志不遂容易诱发或加重。苔薄或薄腻,脉细弦。治疗原则为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五、气阴两虚型:心胸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倦怠乏力,声低息微,易汗出。舌质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细缓或结代。要从益气养阴、活血通脉角度出发。
六、心肾阴虚型:心痛憋闷,心悸盗汗,虚烦不寐,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干便秘。舌红少津,苔薄或剥,脉细数或促代。治疗原则可以是滋阴清火、养心和络。
七、心肾阳虚型:心悸而痛,胸闷气短,动则益甚,自汗,面色晄白,神倦怯寒,四肢欠温或肿胀。舌质淡胖或紫黯,苔白滑,脉沉细迟或结代。建议要温补阳气、振奋心阳。
以上仅供参考,具体情况应根据医生诊断和个人情况来判断。#热点引擎计划#转载请注明:http://www.yddianyuan.net/xjtcqzz/11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