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复发后果很严重
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者血管痉挛使管腔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就是冠心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后者更为严重。冠心病患者往往伴有以下临床症状:胸闷憋气,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心悸气短,心律失常,猝死等,平时需要注意,有以上症状及时就诊。我国目前有万冠心病患者,死亡率逐年增加,冠心病复发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有以下危险因素者,冠心病更易复发: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吸烟、超重与肥胖,需要进行很好的管理。预防冠心病复发的有效措施
非药物干预:冠心病患者一定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适当锻炼有不少的冠心病患者都有烟酒史,吸烟酗酒与冠心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戒烟1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38%,死亡风险降低36%。每日摄入酒精量,男性<25g,女性<15g。俗话说,病从口入,高盐高脂饮食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合理饮食有助于减少患病风险。低盐低脂,每天摄入钠盐<6g,少吃肥肉、内脏、蛋黄、鱼籽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同时需要控制膳食摄入总热量,增加粗制米面比例(谷粒表皮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加蔬菜和水果摄入量。控制体重:超重或者肥胖者3-6个月体重减轻5%-10%,使体重指数(BMI)维持在18-24kg/m2。适当锻炼:选择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健美操等运动,每日30分钟,每周至少3-5次。需要注意的是,运动时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以下(最大心率=-年龄)。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普利或沙坦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从而有效预防冠心病复发。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是阿司匹林,权威指南推荐阿司匹林长期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4小时内服用阿司匹林,存活患者5周时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复发率降低50%;无心肌梗死病史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服用阿司匹林,50个月时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降低39%。有一项研究对确诊为冠心病的例患者进行的一项长达20年的生存率调查显示,坚持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与从未服用者比较,时间越长生存率改善越显著。阿司匹林有胃肠道刺激和出血(主要是消化道出血)的副作用,规范使用阿司匹林,可以使不良反应最小化、心血管获益最大化,徐医生在前面的文章中有详细介绍。他汀类药物:具有降低血脂,延缓斑块进展,稳定斑块,抗炎的作用。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慢心率、减少心肌氧耗,减轻心脏负担。普利或沙坦类药物: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保护缺血心肌的作用。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防控:控制血压、调节血脂、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方面:要注意血压监测:高血压易患人群(正常高值人群-/80-90mmHg、超重或肥胖,高血压家族史,年龄≥55岁,高盐饮食或过量饮酒)每半年测量1次血压;高血压患者在调整治疗期间每日至少测量2次血压,血压平稳后每周监测血压2次。高血压治疗的目标值≤/80mmHg。冠心病患者血压≥/90mmHg的需要启动降压药物治疗。调节血脂方面:要注意血脂监测: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女性每年进行血脂监测;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肥胖者BMI≥28kg/m2;重度吸烟等)应每3-6个月测一次血脂。冠心病患者血脂治疗的目标值:低密度脂蛋白LDL-C<1.8mmol/L。他汀类是调脂治疗的首选药物,如使用他汀,血脂没有达到目标值,或不能耐受他汀,可联用依折麦布或者PCSK9抑制剂。控制血糖方面:要注意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每3个月1次,达标后每6个月1次;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目标值是HbA1C<7%,年轻人或者糖尿病病程较短的建议控制更为严格一些,HbA1C<6.5%,而老年人和糖尿病病程较长的建议把标准适当放宽松一些,HbA1C<8%甚至9%,避免低血糖风险。总的来说,冠心病容易复发,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寿命。生活方式改善,药物治疗,以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防控,做好这三个方面是预防冠心病复发的有效措施。来源:慢病管理网
推荐阅读
认识抑郁症防疫权威读物来了!这份指南请认真阅读关于肺部结节,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为了长寿,谨防跌倒腰椎间盘突出是怎么回事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yddianyuan.net/xjtcqzz/8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