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堵塞是指由于年龄、饮食因素,在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或血粘度增加等情况下形成血栓,致使血管闭塞而言。较常见的是脑血管堵塞,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症和高血压等可加速它的发展。
血管,是人体血液的运输管道,也是人体器官的营养管道。如果血管堵塞了,血液就不能顺畅地在血管内流动,轻则引起各种不适,重则危及生命。那么,友们知道血管是什么时候堵塞?你认为只有中老年人才会发生血管堵塞吗?答案当然不是,现代人运动少、饮食热量与脂肪过高、压力大,更让血管堵塞越来越年轻化。所以,早期发现血管堵塞的征兆,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主任医师佟小强认为,血管堵塞早期有症状,下面7个,你注意到了吗?
1、头痛头晕,思维混乱
血管血栓会造成思维混乱的表现,突发的头痛,抽搐,昏迷,嗜睡等,或者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头痛等,都是脑血管堵塞的前兆。
2、呼吸急促、气喘
呼吸总是急促、气喘说明肺中的血栓已经影响了供氧量,当供氧量不足时,便会有缺氧气短现象,如爱深呼吸、心跳加速、头晕、乃至晕厥等。
3、突发胸闷胸痛
如果长时间坐着或卧床后站起活动时,突然感觉胸闷气紧,甚至一下子晕倒,要警惕可能是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堵塞肺动脉导致的肺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是易被忽视的杀手,严重时可以导致猝死。
另外,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胸痛绝对是危险信号,心血管堵塞导致的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4、血压异常
人体的理想血压是80-mmHg。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mmHg的时候,是发生脑血管堵塞的前兆,血压突然下降到80/50mmHg以,是形成脑血栓的前兆。
5、一侧肢体无力,当心中风
突然一只眼或双眼短暂发黑或视物模糊;突然看东西双影或伴有眩晕;突然一侧手、脚或面部发麻或肢体无力;突然说话舌头发笨,说话不清;突然眩晕或伴有恶心呕吐、心慌出汗等;没有任何预感突然跌倒或伴有短时神志不清。出现这些症状,不论能否自行缓解,都需要及时就诊。
6、水肿、尿量改变,提示肾动脉堵塞
肾动脉负责肾脏的血液供应,如果斑块产生在肾动脉,就可能使肾脏动脉血液供应减少,甚至影响肾功能,产生乏力、食欲下降、尿量改变、肢体水肿等症状。
7、肢体肿胀、皮肤易出现青瘀
不明原因的手或者腿的水肿,这种情况应警惕深静脉血栓在四肢的生成,尤其是你还发现四肢的静脉变得更显眼更大,水肿伴有疼痛时,更不可忽视。另外,皮肤经常发生瘀伤、红纹也是血管堵塞的症状。
饮食方面
饮食清淡,以低热量、低盐饮食为主,并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和微量元素。多食水果、蔬菜来润肠通便。多饮水,晚饭前可饮蜂蜜水,睡觉前可适量饮白开水,以补充夜间体内水分的消耗,清晨起床后可饮低渗盐水(食盐0.5克左右加白开水毫升),既能稀释血液,又能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排便。
运动方面
血管堵塞的原因之一就是,血管中平时流经的血液不够、流速缓慢,所有除了通过饮食控制血脂等血垃圾的过多累积,还可通过让更多的血液以更快的速度流过血管,也能达到防止板块形成、血管堵塞的目的!
方法不难,不需要跑步、长途跋涉,因为这些动作的普适性不强,很难普及,所以,经过更进一步的探索,找到了一个绝大多数人都能做的运动——踮脚!
别小看这个踮脚的动作,在踮脚过程中,小腿肌肉会有规律的收缩和舒畅,这就会最深层次的刺激到血管,血管也会有规律的被挤压、放松,同时踮脚会增加下肢血液的流通量和速度,这样以来,下肢血管就会被更多、流速更快的血液冲刷到了。
做法:穿一双平稳的平底鞋站好,将脚跟抬起,用脚尖支撑身体,约2秒后落下脚跟,站稳后继续将脚跟抬起,用脚尖支撑身体,反复进行。
建议:每天做3次,每次5分钟左右。如果连续坐着超过1个小时,也建议站起来做几分钟。如果担心站不稳,可以扶住椅背等帮助维持平衡。
看电视的时候可以做、玩手机的时候可以,和人聊天的时候也可以做,不拘泥于时间、地点,体质特别弱,有心脏病的人群要量力而行。■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ddianyuan.net/xjtdzd/1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