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医院是青海省唯一一所诊治心脑血管医院,也是青海省最医院和青海省国家重点专科,为西北首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医院协作中心。年被卫生部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佳优秀院长”单位,为推动青海省心血管学科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让中国西北的心血管内科发出青海的声音,让广大医生了解目前青海省心血管学科发展情况,并学习其成功经验。近日,我们走访青海医院,对边惠萍院长、马晓峰教授、朱芳一副院长、陈礴教授、童有福教授进行了专访。
陈礴教授
专访视频Q1:医院胸痛中心医疗总监,您获得卫生部第一批冠心病介入资质,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有很深的造诣,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有深入认识,还是高原病诊治的权威专家。您对支架的规范化应用有什么建议?陈礴教授:支架规范化使用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作为一个医生,如何规范化操作?首先,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针对稳定性心绞痛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总体的治疗模式有置入支架和药物治疗。临床研究证实,稳定性心绞痛置入支架治疗和单一药物治疗的远期疗效一样。因此,对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是否置入支架就需要医生把关,要避免支架滥用。在国内,也存在两派意见,胡大一教授等专家对支架的使用提出了质疑,在《柳叶刀》上发表了相关的论述,在欧美地区也引起了震动。
目前,青海省冠心病的发病率在全国排第五位,这也与我省经济水平发展、群众收入增高以及地区生活方式有关。牛羊肉和高热量饮食导致了血脂、血压、血糖升高的患者越来越多,这也导致本地区对冠脉介入治疗的需求增大。青海虽处偏远地区,PCI诊疗也有20多年的历史。作为全省最医院,在介入治疗、支架置入包括PCI术后管理中我们在努力跟上国内外先进水平。
如何把好支架治疗的关。举个例子,一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经常心慌,我们诊断后建议进行射频消融。医院就诊时,在前降支中段一处狭窄不到60%的地方置入了支架,而置入支架后,患者的症状并未得到纠正。因此,从质控方面我医院的诊疗行为,给予患者最佳治疗。
Q2:在西部地区实施心血管介入治疗有什么特别要求和地区特色?陈礴教授:地区特点主要和经济相关,我们有较好的治疗手段,包括特殊的器械,但由于价格的问题限制了治疗手段的发展。不过,针对一些经济较好的患者,CTO病变、逆向导丝操作等术式也在积极开展。从发病来说,青海地区也有自己的特点。回族和撒拉族由于饮食结构的原因导致患者发病相对较早,一般只有30多岁,目前汉族患者发病率提早至40岁左右,藏族人通常在50岁左右。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区域,冠心病患者的疾病特点各有不同,藏族患者冠脉特别粗大,所以我省大支架的使用在全国是最多的。理论上,直径4.0mm的支架能将血管打到5.7mm,但我们通常只能将血管打到5.2mm,如果遇到直径6mm及以上的血管,我们就没有支架可供选择。因此,建议支架生产厂家生产直径大一点的支架。目前,这类患者我们对其进行搭桥。
Q3:请您结合临床谈谈青海省胸痛中心后期建设及学科发展情况?陈礴教授:胸痛中心是一种特殊的诊疗模式,其借助科学化的管理和标准化的诊疗流程,整合各方面力量使胸痛患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自发性气胸患者得到最及时的救治,还能减少患者开支和心肌坏死几率,延长患者生存。医院从去年开始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了胸痛中心,同时申报建立胸痛联盟。目的是为了让青海广大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受益。青海省地域宽广、人口稀少,医院无PCI治疗能力,同时距离西宁较远,对这些患者我们建议其进行溶栓治疗,也能很好的救治当地的心梗患者;而离西宁较近的县城,医院发展PCI和溶栓治疗,使患者得到最佳治疗。
Q4:能否介绍一下高海拔地区单纯冠状动脉扩张的临床特征?陈礴教授:冠状动脉扩张在高海拔地区尤其藏族人群中更为多见,其临床特征主要是冠状动脉较常人粗大,同时合并血流缓慢。这类患者预后往往更差,易发生心肌梗死。
Q5:心血管介入已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您认为年介入领域的重要进展有哪些?陈礴教授:首先,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救治有了明确区分。国内外多项临床试验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置入支架的益处进行了总结。从长远角度,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是否置入支架对远期疗效无影响。但是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经过压力导丝测定,需要置入支架的患者可以进行支架置入治疗;如果压力差不在置入支架标准范围内,应给予强化药物治疗。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也许血管狭窄未必严重,但是由于动脉内膜、斑块不稳定,随时可能发生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引起栓塞事件,必须及时治疗。同时也要考虑病变的程度,分支血管和远端病变要结合药物治疗或球囊扩张;近端病变可以通过血管内超声判断斑块的稳定度,必要时置入支架。
在降脂治疗中,PCSK9作为新的治疗药物疗效让人振奋,其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降低15%,冠脉事件发生率降低27%,脑卒中事件发生率降低21%。目前,这类药的安全性在进一步研究中。此外,对于生物可降解支架的研究还在继续,我们也对此拭目以待。
沐雨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ddianyuan.net/xjtdzd/3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