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于: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7(03):-
作者:何文飞,林泽获,刘远辉,曾莉欢,何鹏程
通讯作者:何鹏程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浓度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segmentelevationacutecoronarysyndrome,NSTE-ACS)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成功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患者长期预后的关系。
方法
年1月至年12月,医院医院连续入组了例诊断为NSTE-ACS合并多支血管病变并成功接受PCI治疗的患者,且入院时均检测了血清hs-CRP浓度。跟踪随访患者3年,主要终点为全因死亡。
结果
3年随访期间,共发生了例(5.6%)患者死亡。Hs-CRP第四分位组(7.5mg/L)患者3年全因病死率最高(9.2%),与其他浓度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s-CRP浓度升高与3年全因死亡风险升高显著相关(校正OR=1.01,95%CI:1.00~1.02,P=0.)。
结论
入院时血清hs-CRP浓度升高与NSTE-ACS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接受PCI治疗患者的3年全因病死率相关。
除了血小板激活和聚集、凝血和纤溶系统激活外,炎症也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1-3]。在众多炎症标志物中,hs-CRP有着极高的敏感性且已经被广泛熟知与应用。已有临床研究表明,初始血清hs-CRP浓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大小、严重程度和复杂程度独立相关[4],血清hs-CRP浓度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因素[5-6]。不论是在发展中国家或是在发达国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都是主要死亡原因[7]。多支血管病变(multivesselcoronaryarterydisease,MCAD)患者因其复杂的冠状动脉病变,常发生冠心病并发症而导致预后不良[8]。同时MCAD并不罕见,在有冠状动脉梗阻性病变的非ST段抬高型ACS(non-STsegmentelevationacutecoronarysyndrome,NSTE-ACS)患者中40%~80%存在MCAD[8-12]。最近的研究表明,血清hs-CRP浓度升高为ACS患者提供了重要的预后信息[13-19]。对于NSTE-ACS患者,不论是否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hs-CRP浓度都与其不良预后的发生相关[20-21]。同时,也有研究指出冠状动脉病变越严重,血清hs-CRP浓度越高[22]。与普通冠心病患者相比,MCAD患者常常有着更高的炎症负担与hs-CRP浓度,这意味着hs-CRP在NSTE-ACS合并MCAD患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受到更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yddianyuan.net/xjtdzd/9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