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为谁。
历史上对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赞誉备至,却对西施的下落言辞不详,毁誉参半。历史的发展,王朝的更迭又怎么能完全由一个女人来决定?
真正的西施,你们又了解几分?
西施,名夷光,又称西子,据说是一个姓施的樵夫的女儿,他们家住在村西头,所以村里的人就唤她西施。
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等到西施长大以后,就成为了十里八村的一枝花,西施有心绞痛的毛病,每次发作的时候,捧心蹙额,声音婉转,越发的楚楚动人,惹得各个村子里的小伙子都忍不住想要将她捧在手心里细心呵护,为此都想方设法的想要讨西施的欢心,谁知道这一幕被同村的东施给看见了,心中十分的嫉妒,明明自己才是最漂亮的那个,为了能变美,让同村的阿凉喜欢自己,东施开始学习西施的一颦一笑,尤其是学着西施捧心走路的模样,逗得村里人不由得哈哈大笑,实在是太丑了,一点儿美感都没有,随后就有了‘东施效颦’这个故事。
自古以来,美女配英雄,西施这般神仙样貌的女子,自然不会被珍珠蒙尘。
公元前年,吴国打败越国,就连国君与夫人都被吴国掳去做了奴隶,上大夫范蠡想要解救国家于危难之中,便想效法古人施行‘美人计’,哪也得有美人才行啊!
为了找到心目之中的美人,范蠡翻山越岭,到处寻访美女,一日他走到苎萝村的时候,口渴的厉害,便敲开了村西头的一户人家,想要讨一碗水喝,吱呀一声,门扉打开,从里面走出来了一位身量苗条的女子,身穿素衣,不施脂粉,未见钗环叮当,却是清丽脱俗,犹如雨后清荷一般直达人的心底,让范蠡不由得看呆了。
他走遍了大半个越国,什么样的美女他没有见过,可是像西施这般美貌与气质并存的却是第一回见,二人闲谈之际,范蠡又发现西施不仅美貌惊人,还心有大志,简直是与自己不谋而合,心中可谓是大为赞赏。
于是,将自己的来意告诉了西施,西施竟然欣然前往,答应了他的请求,
接下来,范蠡就开始对西施进行特训,不仅教导她琴棋书画,而且还为她讲解当前的政局,以及吴王夫差的喜好爱乐,西施学的十分认真,且非常有天赋,几乎是一点就通。
有一个好学的学生,范蠡自然是倾囊相授,两人接触得越来越频繁。一个是情窦初开的美丽少女,一个是年少英雄、气度不凡、学富五车的将军,自然是互相吸引,逐渐坠入了爱河之中。
尽管两人心中都有对方,可为了家国大业只能够舍弃儿女情长,大约在公元前年,范蠡带着西施启程前往吴国了,将自己心爱的女人奉献给敌国的大王,可见范蠡的心是有多痛,去吴国的路上,西施两人就一直黏在一起,生怕再也见不到了。
最后,两人还是忍不住初尝了禁果,谁知道西施竟然怀孕了,为了能够生下两人的爱情结晶,范蠡是想方设法的拖延时间,送亲送了整整一年多,等到他们走到今嘉兴县南一百里的时候,两人的儿子都已经会牙牙学语了。
后人为了纪念西施与范蠡之间可歌可泣的爱情,特意在这里建造了一个‘语儿亭’。
终于,西施进了吴宫,且得到了夫差的喜爱,甚至达到了迷恋的程度。
夫差不仅在灵岩山为她建造了‘馆娃宫’,更是在附近一连修建了玩花池、玩月池、吴王井、琴台,还有采香径、锦帆径和打猎用的长洲苑等等。
可以说夫差有了西施之后,就从一个贤明的君主慢慢地变得堕落了,开始常住在姑苏台,不仅冷落了其他的嫔妃,就连大臣们的劝谏都一一驳回,甚至驱逐罢官者众,渐渐就无人提及了。
不得不说,西施对吴王夫差的影响是很大的。
公元前年,越国终于灭掉了吴国,吴王夫差在圣胥山自刎而死。
至于宠妃西施的下落,史书上并没有准确的记载。
野史之中倒是有几个传说,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第一种说法,吴王夫差在城破之时,得知了西施是奸细,狠心将她杀害了,两人共赴黄泉了。
第二种说法,在吴国灭国之际,西施看到了战争后的残酷,死伤遍野的老百姓,而她却是那个间接的刽子手,心中有愧,直接投湖自尽了。
第三种说法,也是最为靠谱的说法,在《吴地记》中范蠡与西施有情人终成眷属,两人隐姓埋名去过闲云野鹤的生活了。
据说,范蠡与西施曾经在宜兴住过一段时间,今天的蠡墅就是他们当年居住的地方,并且在江苏一带还有‘施荡桥’、‘西施荡’等名称,虽说都有西施与关,但是西施到底有没有到过这里,这就无从可靠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yddianyuan.net/yfxjt/10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