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绞痛症 >> 预防心绞痛 >> 正文 >> 正文

韩旭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经验

来源:心绞痛症 时间:2018-1-28

韩旭

医院主任中医师,省中名医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名师经验传承(3)

韩旭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经验

导师韩旭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师从于国医大师周仲瑛,从医30余年,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方面有其独特经验。现将导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归纳整理介绍如下。

1从热论治

《素问·刺热论》曰“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这可以说是从“热”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的最早记载。热毒内蕴,灼津耗液则血行迟滞,炼津为痰则阻塞脉络。“壮火食气”,日久则虚实夹杂,变生诸症,临床常见冠心病患者兼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具有生成热毒的内在因素。韩旭教授经过多年临床观察发现,许多冠心病患者平素都有口干口苦、失眠多梦、心烦易怒等热毒内蕴的表现,常选用黄连解毒汤治疗该类患者,现代研究也发现黄连解毒汤可以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减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的状况,缓解心绞痛、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1][2]。

例1:

吴某,男,67岁,年07月10日初诊。既往有冠心病、室早病史10余年,高血压病史20余年。近半月自感胸闷心慌发作频繁,伴口干口苦、头晕乏力,平素易焦虑急躁,纳食可,二便调,舌红,苔黄,脉弦有偷停。心电图示:频发室早,广泛导联ST-T改变。诊断胸痹,证属心失所养,肝火内扰。治以宁心安神,清热平肝。

具体方药如下:黄连3g,黄芩15g,栀子15g,丹皮15g,苦参15g,甘松15g,葛根30g,钩藤45g,丹参30g,酸枣仁4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7剂,水煎温服。

二诊心慌减轻,睡眠改善,继服14剂,心慌不显,早搏明显减少。

按:方中黄芩、黄连、栀子清心除烦;酸枣仁养心安神;大量钩藤用以清热平肝,降压;以甘松、苦参、龙骨、牡蛎平复心律而定悸;葛根、丹参活血扩冠。《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诸病惊骇皆属于火”。可见痰火扰心,心神不宁,则心悸心烦,失眠多梦。本案中用了多味清热解毒药,这也体现了韩老师从热论治冠心病、心绞痛的学术思想。

2从寒论治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云:“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心之血脉通利,全赖心之阳气的温煦与推动,因此心之阳气不足则生内寒或阴寒之气乘袭阳位,则血凝滞,不通则痛。韩师认为扶阳可以消阴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对心痛甚者常治以温通心阳,活血通络之法,常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四逆汤”加减治疗。

例2:

患者马某某,女,72岁,年7月6日初诊。患者年因心梗于前降支植入2个支架;年因心前区不适再于回旋支植入2个支架。平时规律服用欣康20mg,1日2次,波立维75mg,1日1次,此后多次因胸痛住院。近半个月来频发心前区疼痛,连及左肩,不能左侧卧位,活动后加重,自服硝酸甘油稍有缓解,伴心慌、乏力,时有头晕,平素手脚冰凉,舌黯红苔薄黄,脉涩。心电图示:窦性心律,IIIaVF导联P波低平,V6ST段压低0.1mV,Iv6导联T波倒置,Il导联T波消失。

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性心绞痛PCI支架术后),证属“寒凝血瘀”,治法:温阳活血、通脉止痛。宗“瓜蒌薤白半夏汤+四逆汤”加减治疗,具体方药如下:瓜蒌30g,薤白15g,姜半夏15g,桂枝15g,薏苡仁30g,干姜15g,制附子先煎15g,丹参15g,细辛5g。7剂,水煎,早晚温服。

7月15日二诊:心绞痛明显好转,自觉四肢温暖,但纳差,大便干结,2~3天1次,原方加火麻仁30g,郁李仁15g,润肠通便。调治2月余,主症不显,后改服本院制剂冠心平片善后。

按:患者心绞痛较为严重,有再发心梗的可能,韩师以附子、桂枝、干姜、细辛大剂热药,配伍活血理气之品以通心脉,使心绞痛逐渐得到控制,可见温通心阳对于缓急止痛、迅速缓解心绞痛症状确有较好的疗效。

3从风论治

风为百病之长,本病发病亦与风邪有关,早在宋朝《太平圣惠方·治卒心痛诸方》就有记载:“卒心痛者,由脏腑虚弱,风邪冷热之气,客于手少阴之络。”韩旭教授认为本病常在气候变化、季节变更时发作,而冠心病发病迅速、时发时止的特点又与风邪致病特点类似,遂提出“风”与冠心病、心绞痛密切相关。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许多风药具有扩冠、改善微循环及心肌供血、抗炎、抗凝、抗血栓等多[3]重作用,遂颇适合冠心病患者。

例3:

鲁某某,女,76岁,年10月7日初诊。3年前因心梗行PCI术,刻下:时有胸痛,胸闷心慌反复发作影响睡眠和日常活动,动则加重,手脚麻木怕冷,纳食不香,大便偏干,舌质暗红苔薄有紫气,脉细涩。心电图示:ST-T波改变,中医辨为:胸痹气血亏虚,心脉凝滞;首诊选用“桃红四物汤+生脉散”治疗,1周后患者复诊病情未有改善。

后韩教授改用益气活血为主,兼以祛风通络为辅,宗“小续命汤”加减治疗,具体方药如下:防风15g,防己15g,姜黄15g,桂枝15g,党参20g,炒黄芩10g,制附子15g,炒白芍15g,杏仁15g,川芎15g,葛根30g,丹参15g,生黄芪30g,羌活15g。7剂水煎,早晚温服。

第三次复诊:患者自述胸痛近日未做,胸闷心慌稍有缓解,手脚冰凉麻木情况明显好转,遂继以上方化裁,共治疗1月余,后病情稳定主症不显,予停汤药改为口服本院制剂冠心平片善后。

按:韩旭教授虽然重视从“风”论治冠心病、心绞痛,但应当认识到这只是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并非全部,因此,从“风”论治同样要建立在辨证的基础上才可以。需要注意的是,按照“不通则痛”的原则,选用活血方药治疗冠心病,确能收到一定的疗效,但是过度应用活血化瘀药容易耗气伤血,加重病情。临床可见有些患者,初用麝香保心丸、丹参滴丸之类有效,但久服此类药物,病情不但没有明显好转,反而出现疲乏无力、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加,持续时间延长,甚至疼痛程度加重等症状,遂韩教授一再告诫学生不宜长期大量应用活血化瘀药。

4从气论治

肝主疏泄,调达一身之气机,《玉机微义》云:“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若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气机阻滞,津液输布障碍,聚而为痰,则易造成血行停滞,瘀血痹阻。因此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每遇情志失调应注意调肝气。韩教授认为冠心病常因情志异常而诱发,临床中有许多主诉胸痛胸闷的患者并无心电图异常,冠脉造影多正常,虽然抗心绞痛药物治疗也有效,但韩师认为此类患者多从“气”角度论治,以柴胡剂如四逆散等调畅气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例4:

栾某,男,82岁,年6月15日初诊。素有冠心病病史,时有胸闷心悸、午夜时胸前区憋闷不适。因儿女不孝,心情抑郁,时有哭泣,常噩梦纷纭,食欲欠佳,大便干结,余症不显。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涩。

证属“肝气郁滞”,治以疏肝解郁,镇惊安神。宗“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具体方药如下:醋柴胡15g,姜半夏15g,茯苓15g,党参15g,炙甘草15g,炒黄芩10g,茯神30g,红枣15g,生龙牡各30g,桂枝15g,制大黄5g,丹参30g。14剂,水煎,早晚温服。

后患者复诊自述胸闷心慌不显,夜间仍梦多,但已不做噩梦,夜间胸痛情况稍有好转,大便偏稀。原方稍作加减,调治3月余,病情明显好转。

按:韩师认为冠心病的治疗应重视睡眠情况,认为睡眠能调和阴阳,乃是治疗心脏病的良药。本案例韩师抓“胸满烦惊”之主症,方证对应选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朱娜,曹雪明,蔡颖娴,等.黄连解毒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1(4):~

[2]朱娜.黄连解毒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纤维蛋白原和肿瘤坏死因子-α影响的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34(6):33~34

[3]孙孝洪.中医治疗学原理[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86~

门诊地点:医院门诊三楼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三、六上午,周四下午

赞赏

长按







































中科国庆助力白癜风康复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yddianyuan.net/yfxjt/1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