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灸
刘彦荣等中药制剂贴敷穴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4例。治疗方法∶药物组成∶麝香、川芎、三七、细辛等。药物制备∶上药后3味提取浸膏,5H7.5~8插度~,麝香另研备用。选择贴药穴位,75%酒精穴位局部皮肤擦拭,后用艾条灸所选穴位3~5分钟/穴,至皮肤稍红,将药膏按压固定在穴位上,保留24小时,每周贴药2次,每6次为1个疗程。穴位选择∶第1组∶膻中、膺窗、乳根、玉堂、紫宫、内关(双)。第2组∶心俞(双)、膈俞(双)、至阳、内关(双)。根据病情2组穴位交替加减使用。疗效标准∶根据年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座谈会修订的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判定疗效∶显效25例,占有46.3%;改善21例,占38.9%;无效8例,占14.8%,总有效率85.2%。心电图疗效∶54例中治疗前后心电图大致正常14例及陈旧性心肌梗死而无ST-T改变者1例(均不在统计之列),有意义心电图39例。有意义心电图,其中显效9例,占23.1%;改善11例占28.8%;无改善11例,占28.2%;加重8例,占20.5%,总改善率为51.3%。甲皱微循环改善情况∶其中15例治疗前后进行微循环测试,做为辅助观察指标。明显改善4例,占26.7%;改善8例,占53.3%;加重3例占20%,总改善率80%。其中血液流速改善86.7%;红细胞聚积改善率73.3%;血色改善率93.3%。(刘彦荣,王婷婷,张军.中药制剂贴敷穴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4例.中医杂志,,36(10)∶~)
5.其他灸
李岳峰用氦氖激光照射耳穴治疗冠心病30。排除肝肾功能不全及糖尿病,在激光治疗前-周停用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等药物。台疗方法∶采用杭州产XL-Ⅱ型激光仪。患者坐位,主穴为耳穴的心、小肠、皮质下、交感,配穴为胸、肝、心脏等随症加减,每穴照射5分钟,每日1次,14次为1个疗程,两耳交替进行。治疗期间除心绞痛发作时加用硝酸盐类制剂外,不用其他药物。于治疗前和1个疗程后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胆固醇、三酰甘油、5-羟色胺,5-羟吲哚乙酸含量。疗效标准参照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无心绞痛发作,且活动后未再诱发;休息时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有效∶一般无心绞痛发作,劳累性患者于活动时心绞痛发作,但持续时间短,症状轻,自发生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每周不多于2次;休息时心电图ST段压低,在治疗后回升0.05MV以上,但未达到正常,主要导联倒波变浅(50%)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休息时心电图与治疗前基本相同。经激光耳穴照射治疗后,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治疗前后TGP0.01,余均P0.05。(李岳峰.氨氖激光照射耳穴治疗冠心病30例·社区医学杂志,4,2(1)∶89)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是重要心系疾病。临床上,包括心肌缺血、心绞痛、心梗死、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类型,从文献研究的结果来看,针刺治疗冠心病的报道较多,而艾灸法治疗相对较少,但还有一些如激光耳穴照射、配合药物敷贴等简便宜行的治疗方法也逐渐在临床应用,同时效果也能令人满意。
(2)从取穴的规律来看,多选取背俞穴、任脉穴和耳穴等。背俞穴为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位于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线上。《素问·长刺节论》述"迫藏刺背,背俞也"。《难经·六十七难》"阴行阳俞在阳"。均说明背俞穴可治疗五藏(脏)病定(根据阴阳五行分类五脏属阴)。尤其是心俞、厥阴俞、肺俞等穴,位于心脏附近,可以助心阳散寒阴祁,行气活血。督俞、膈俞可通阳化浊。符合中医学"活血化瘀,通阳理气"治疗"胸痹"、"心痛"的原则。实践证明,诸穴合用治疗冠心病疗效可靠。气之海,《难经·二十九难》曰∶"阴维
为病苦心痛",膻中又为心包募穴、八会穴中气之会穴,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连于心系。胸部为上焦心肺所在,任脉在胸部的揄穴主要用于治疗呼吸、循环方面的疾病。《千金方》曰∶"胸痹心痛,灸膻中百壮。"膻中功善补气理气,具有宽胸理气的功效,用于气虚、短气、心痛、心悸等症。至阳为督脉穴,督脉统领一身阳气,膺窗、乳根、玉堂、紫宫位于心胸部,内关为八脉交会穴,主治心胸疾病,因此为必用要穴。诸穴合用可振奋胸阳、行瘀止痛、温通心气。
(3)同时常规药物治疗加用激光耳穴照射治疗后,也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冠心病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变化及几项观察指标均能得到有效改善,为治疗冠心病提供了一条新途径。采用激光耳穴照射治疗,有针和灸的双重作用,可以调整体内"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从而起到治疗作用。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这种疗法还能降血脂、调整5-HT的含量、缓解冠状动脉痉挛和闭塞的作用。
(4)采用穴位贴药加灸治疗冠心病旨在温阳、行气、活血,因而选择芳香走窜、活血化瘀、温经通阳、行气止痛的药物;并采取浸膏剂型,其特点为浓度高、用量少,而疗效高。再配合局部穴位艾灸,使毛细血管扩张,更有益于药物的吸收;加上灸法本身就具温经活血止痛之功效,因此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效果更好。
(5)艾灸直接作用于皮肤表层,刺激了皮肤感受器并使之兴奋,然后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各级水平的整合后,沿着传出神经到达一定的效应器,引起心内血管的扩张,从而改善了心肌的血供,缓解了心肌缺血的症状。
灸法篇——少数民族灸法4.1蒙医灸法
灸法篇——少数民族灸法4.2.藏医火灸法
灸法篇——少数民族灸法4.3.1壮医药线点灸
灸法篇——少数民族灸法4.3.2壮医药线点灸
灸法篇——少数民族灸法4.4.瑶族药罐灸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1.1(感冒)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1.2.(感冒)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1.3.(感冒)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2.1支气管炎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2.2支气管炎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2.3支气管炎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2.3支气管炎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3.1支气管哮喘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3.2支气管哮喘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3.3支气管哮喘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4.非典型肺炎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5.1肺结核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5.2肺结核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5.3肺结核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6.1冠心病
现代灸法篇——内科疾病6.2冠心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yddianyuan.net/yfxjt/6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