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走路”算不上运动,实际上步行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有方法、有技巧的步行可能会帮助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看似简单的走路,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是一个既简单,又安全,而且还容易坚持的一项运动。有规律的快走能提高机体的带着水平,激活免疫功能,降低血糖。
通过正确的走路运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控糖;另外通过走路的姿势,糖友还能得到健康与否的提示。
关于走路的两个误区
糖友一定要日行万步才达标
年,卫生部曾有建议:日行一万步,健康一辈子。之后,很多计步软件都将“日行万步”作为健康步行的衡量标准。
但目前,已有精确的对于疾病预防的步行步数建议,每日步行步,就具有预防糖尿病发生的作用。
糖尿病患者每日步行步,就可以达到促进代谢,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控制血糖的作用。
走路步数越多越好
专家认为,长期走路步数过多,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会对膝盖、踝关节和足跟造成不可逆性的关节或韧带损伤。
如果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尤其是近期内有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走路过多还可能诱发心肌梗死等严重后果。
所以,走路步数不是越多越好!
糖友应该如何走路运动?
步行要根据年龄、病情适当选择。
1.慢步行走(散步),每分钟50-80步,适合年老体弱者。
2.中速行走,每分钟80-步,中速行走。
3.快步行走,每分钟-步,消耗能量比较多。不适合年老体弱多病者。
4.倒步行走,它可增加大腿后部和腰背部肌群的力量。倒走应该在开阔平坦的场地进行,步速每分钟40-60步,距离-0米。
步行的标准姿势如下:
头部:视线保持向前,落在3—6米处,想象有条绳子把你往上拉。不要低头走路。
胸部:挺胸,同时收紧小腹和臀部,让全身收紧。
手臂:手臂轻微弯曲,随着步伐自然摆动。
呼吸:呼吸急促或者比较浅时,上半身就会比较紧张,容易导致驼背,建议走三步吸气一次,然后走三步呼气一次。尽量保持腹部呼吸。
髋部:不要让腰部承担走路时的所有重量,而应把重心放在髋部。
走路运动有什么注意事项
第一不要在空腹运动,否则会引起低血糖或者血糖的波动;也不宜餐后立即运动,这样会妨碍胃肠道对食物的吸收,并引起胃部不适或者消化不良。糖尿病患者最好选择餐后1-2小时进行运动,这时候血糖的水平比较高,运动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而且不容易引起低血糖。
第二快走之前,可以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让身体进入运动的准备状态。运动结束后,放慢速度再走5-10分钟,防止运动后的肌肉酸痛或者疲劳。
第三注意足部的防护糖尿病患者穿鞋不能露脚趾头,不能挤脚,鞋面要柔软,鞋垫平整,鞋底稍微厚一点,最好是买有鞋带的,这样方便于调整。运动后要检查足部皮肤有无破损,水泡并及时处理。
第四要随身携带糖块、饼干等含糖食品,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如果出现心慌、饥饿感、出冷汗等情况应立即食用。
走路时出现这些情况需要注意
呼吸状态
心肺功能正常的人走路,呼吸平顺,不会出现心慌、心悸、胸痛的情况,如果糖友出现这方面的异常,考虑是否存在血糖过高以及心肺功能的问题了。
走路姿势
如果糖友走路时,出现脚拖地,两脚画圈,总感觉脚踩空等异常情况,可能是心脑方面出现问题了,医院排查一下是否存在血栓等问题。
关节感觉
正常人走路半小时以内,身体各关节不会出现疼痛等感觉,身体也不会出现太过乏力的情况,如果糖尿病走路时感觉异常疲劳或关节不适,要当心糖代谢紊乱加重及骨质疏松等问题。
头晕耳鸣
如果糖尿病人走一段路停下来时出现头晕、耳鸣的情况,一方面可能是血糖控制不佳的结果,一方面可能存在高血压或脑部供血不足等情况,要及时排除腔隙性脑梗塞等疾病。
脚底感觉
如果糖友走路像踩棉花,或者经常感到脚麻、刺痛等异常感觉,可能存在周围神经病变,最好入院检查,根据医生指导及时采取补充B族维生素等方法进行控制。
转载请注明:http://www.yddianyuan.net/xjtcqzz/10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