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绞痛症 >> 心绞痛初期症状 >> 正文 >> 正文

植入支架1年心绞痛却加重了,不吃肉竟是诱

来源:心绞痛症 时间:2022-6-19

1年前,一位刚刚40岁的大姐因为劳累后医院,医生诊断“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主干血管狭窄90%,于是植入1枚心脏支架。

手术后患者坚持规律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支架保护药物,不仅如此,这位大姐因为害怕高血脂影响支架使用寿命,开始“节食”:不吃油腥、甚至肉也很少吃。

可仅仅1年之后,患者又开始出现胸闷、胸痛的症状,稍一活动就会加重,害怕血管又堵了,医院复查。化验结果除了贫血,并没有其他异常,医生完善腹部CT、便潜血排除消化道出血后,复查心脏造影看看血管是不是又堵了?

可结果却出人意料:心血管未见明显狭窄,以前的支架也十分通畅!

那患者心绞痛的症状从何而来呢?问题就出在“贫血”!

一、为什么贫血会诱发心绞痛症状加重?

心肌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狭窄,导致血流灌注不畅、心肌细胞缺氧。而贫血会导致血液的携氧能力大幅降低,即使没有严重的血管狭窄,心肌供血供氧也会减少,出现心绞痛。

这就如同水龙头的出水量,血管狭窄相当于管道堵塞引起水流变小,而贫血就相当于水厂供水量本身就少,即使水管质量再好水流也会大幅降低。

二、为什么会出现贫血呢?

原因就在于不科学的饮食控制!

不少患者担心,食用荤腥会导致血液粘稠、加重血管狭窄,因此下完支架后连肉也不吃了。但是,肉类是人体造血原料的重要来源,长期饮食不均衡便会导致贫血出现。其实,心脏病患者是可以吃肉的,即使是肥肉这些“荤腥”也不是禁忌。

除此以外,心脏病、尤其是支架术后的朋友,还存在不少对“健康饮食”的误解,这一次,张医生就和大家说一说心脏病饮食中最常见的3个误区:

1.心脏病患者要少吃荤腥,多吃素?

不是!

吃肉不一定会升高血脂,只吃素食也可能引发血脂升高。

我们常见的猪、牛、羊的精瘦肉、鸡肉、鱼肉,虽然也是“荤腥”,但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日常食用很少导致血脂异常,反而其中丰富的氨基酸、微量元素,是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重要来源,而食用过多动物内脏、下水才是高血脂的重要来源。

此外,如果平时只吃素食,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如米、面等,很容易在体内形成脂肪沉积,升高血脂。

2.吃油会导致血液黏稠,所以要少吃?

不是!

不是所有的油都有害,某些食用油反而有益心脑血管健康!

比如橄榄油、菜籽油等植物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循环,还能提高脑细胞的活性,改善记忆力等等。

但是,我们要避免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因为这些油类进入人体后难以代谢,容易蓄积在体内引发脂肪肝、高血脂,同时会产生大量自由基会加速血管的粥样硬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比如外卖、油炸食品以及廉价糕点,都是重灾区。

3.少量喝酒或者喝红酒会软化血管吗?

不是!

曾有一种说法,说每天2两酒或者喝点红酒不仅没有害处,反而能软化血管。但是最新研究表明,无论是红酒还是白酒,无论酒量大与小,酒精摄入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我是心血管内科张医生,如果喜欢我的科普文章,就请点赞吧!还可以把这篇文章分享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

转载请注明:http://www.yddianyuan.net/xjtcqzz/9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