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绞痛症 >> 心绞痛的原因 >> 正文 >> 正文

吃完饭就困,当心这个病

来源:心绞痛症 时间:2023-4-6
如何规范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632170.html
                            

本文科普医生:吴鸿医生

吃完饭就犯困、头晕,要当心餐后低血压!

很多人只知道高血压的危害,其实餐后低血压的危害不亚于高血压。

餐后低血压容易出现头晕、目眩、乏力,容易跌倒致残(例如跌倒骨折、开车睡着发生交通事故等),还有可能导致心、脑供血不足,引发心梗或脑梗。

什么是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指餐后2小时内收缩压较餐前下降≥20mmHg;或者是餐前收缩压≥mmHg,而餐后90mmHg;或者餐后血压下降未达到上述标准,但出现餐后心脑缺血症状(心绞痛、乏力、头晕、晕厥或意识障碍等)。

餐后低血压常见症状:表现为头晕、乏力、视物模糊、嗜睡、晕厥、跌倒等,常常发生于餐后30~60分钟,可以持续30~分钟。

餐后低血压在中老年人中很常见!

我们大家都知道体位性低血压,但其实餐后低血压的发生率远高于体位性低血压,而且老年人年龄越大,发生的几率也越高,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

据统计:餐后低血压在我国65岁以上老年患者中的发生率大约为59.3%,尤其是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病及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等疾病的老年人常见。居家护理的老年人发生率为25%~38%,住院的老年患者中发生率大约为61.6%~74.7%。

餐后低血压发生的概率:早餐后低血压午餐后低血压晚餐后低血压。

餐后收缩压可能下降20~40mmHg,严重的可以达到90mmHg,而餐前血压越高的患者,餐后低血压发生的概率越大,并且血压下降的幅度也越大。

出现餐后低血压该怎么办?

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可以通过下面这些方式调节:

1.饮水疗法:

在餐前喝~毫升的水,可以使餐后血压下降幅度减少20mmHg,可以有效地减少头晕等症状的发生。

但是对于特殊的患者,如严重心力衰竭、终末期肾病等可能需要严格限水。

2.少量多餐:

可以减少血液向内脏转移的量和持续时间,有利于餐后低血压患者改善症状。

3.减少进食碳水化合物:

中国人习惯早餐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但是和蛋白质和脂肪相比,碳水化合物在胃中的排空速度最快,所以早餐后低血压最为常见。

所以建议可以增加饮食中其他的成分,比如说蛋白质、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

4.餐后运动: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99”。老年人餐后20~30分钟可以适当散散步,例如步行30米,每隔30分钟一次。也可进行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活动。

但是如果运动量过大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5.合理的药物治疗:

需要通过治疗使血压达标,尤其是降低清晨高血压,建议使用长效降压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yddianyuan.net/xjtdyy/10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