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绞痛症 >> 心绞痛的诊断 >> 正文 >> 正文

非ST段抬高型ACS诊断和治疗指南20

来源:心绞痛症 时间:2025/1/22

一.指南背景与目的背景:

自《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诊断和治疗指南()》发布以来,该疾病领域积累了众多新的临床证据。

二,目的:

年的指南更新旨在参考国际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国情及临床实践经验,推进我国NSTE-ACS(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规范化管理。

三.定义与病理生理基础

1,定义:

NSTE-ACS包括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两者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相似,主要区别在于缺血导致心肌损伤的程度及心肌损伤生物标志物检测是否阳性。

2,病理生理基础:

主要为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和/或易损斑块破裂或糜烂所致的急性血栓形成,少数由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所致,非冠状动脉原因也可引发。

四.诊断方法与流程

1,临床表现:

α,以CCS心绞痛分级为判断标准,包括长时间静息性心绞痛、新发心绞痛、恶化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后的心绞痛等。

b,典型胸痛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向左上臂等部位放射,可伴有出汗、恶心等症状。

C,诊断流程:

推荐采用0h/1h方案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hs-cTn以排除或确立诊断。

d,同时,结合心电图、无创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心动图、CCTA等)进行综合评估。

对于疑似患者,应尽早进行有创治疗前的评估。

五.治疗策略与推荐

1,有创治疗策略:

对于符合高危标准或高度怀疑不稳定性心绞痛的NSTE-ACS患者,建议在住院期间采用有创治疗策略。

推荐将桡动脉入路作为标准入路途径,并选择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置入作为首选策略。

2,药物治疗:

推荐尽早给予阿司匹林和P2Y12受体抑制剂(如替格瑞洛)组成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并维持至少12个月。

对于高出血风险患者,可考虑使用吲哚布芬替代阿司匹林。

3,血运重建策略:

对于多支病变的NSTE-ACS患者,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状况、合并症及其病情复杂程度,选择适合的血运重建策略(如罪犯血管PCI、多血管PCI/CABG)。

4,对于合并心原性休克的NSTE-ACS多支病变患者,推荐仅对罪犯血管进行PCI,非罪犯血管应考虑择期PCI。

转载请注明:http://www.yddianyuan.net/xjtdzd/116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