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绞痛症 >> 心绞痛的症状 >> 正文 >> 正文

灵魂拷问ldquo鼻屎rdquo

来源:心绞痛症 时间:2021-11-25

之前在小红书上看到一个有趣的故事。中国妹子总是按着汉语的字面逻辑把“鼻屎”、“眼屎”和“耳屎”叫做“Nasenkacke”、“Augenkacke”和“Ohrenkacke”,她的德国男友之后也开始这么说,从此改不回来,简直萌萌哒。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边看边姨母笑的同时,留给自己一个灵魂拷问:这些名字带“屎”但不是“屎”的排泄物德语到底怎么说?

鼻屎是由于鼻腔分泌物凝固形成(angetrocknetesNasensekret),其实就是干了的鼻涕加上一些灰尘。“挖鼻屎”叫“indieNasebohren(往鼻子里钻)”或者“popeln”。而“鼻屎”就是“derPopel”。

我记得“挖鼻屎”这个词还是当年世界杯德国风头正盛的时间,我在实习单位向同事德国大叔吐槽勒夫挖鼻屎的时候学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眼屎,学名“眼眵(chī)”,从小听沪语方言里就是这么叫的,但是今天在系统性搜索之后才知道原来是“眵”这个字。眼屎的主要组成是眼板腺的脂性分泌物和泪液。德语叫“derSchlafsand”还是很形象的,睡醒时候的沙子。

上火或者眼睛发炎得麦粒肿的时候早上醒来就会有特别多的眼屎,大家是不是这样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晚上有个神仙来给你的眼睛灌了沙子

耳屎,学名耵聍,是外耳道内部内垢腺体分泌的蜡状物质和外耳道皮肤混合后的产物。德语叫“derOhrenschmalz”,“derSchmalz”是“动物油”的意思,想在德国吃到猪油荠菜馄饨的,可以去超市买一块Schweineschmalz。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到这里你会发现这些俗称基本都是通过比喻和类推形成的,人们觉得这玩儿像什么就给它起一个类似的名字,比如“眼屎”-“Schlafsand”-“睡沙”。汉语就比较直接,“屎”是人体的主要排泄物,所以无论是眼睛、耳朵还是鼻子的排泄物都能称为“X屎”。在我们家,牙垢也可以叫“牙污”(“污”是吴语的“屎”),是不是瞬间有点不忍直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人的生物性状不一样,其实“耳屎”并不一定是油脂状的。一般所知耳垢可分为干性和湿性,位于16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耳屎是“干”还是“湿”,其中决定湿耳屎的是显性基因。基因ABCC11的突变与干耳屎有关。东亚人(中国、韩国和日本人)和印第安人后裔拥有ABCC11基因,具有干燥类型耳屎,而其它种族具有潮湿类型耳屎。

图片来源于网络希望没有打扰到你的胃口

也许是因为以德语为母语的族群几乎全部都是湿耳屎,所以才有了“Ohrenschmalz”这个说法。汉语里并不会把“耳屎”和“猪油”和联系在一起,因为油耳朵的人真的是少数中的少数。如果说德语的人大部分是干耳朵的话,“耳屎”的德语又叫什么呢?

真是一方人养出一方语言,基因居然可以决定语言。

试试后台发送以下关键词歌德C2驾照笔记德语资源宣誓翻译新德福自动回复获得干货靠谱中德集运请扫小程序核桃酱的软软心

支持用心原创??

转载请注明:http://www.yddianyuan.net/xjtdzz/89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