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林××,男,83岁,洋口闸西村人,主因“上腹部疼痛”1周于-12-:00入院。患者一周前不明诱因出现上腹部阵发性隐痛,伴有乏力、纳差、口苦,无呕吐,无腹泻,无胸闷、心悸,无气急,无发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糖尿病病史5年,胆囊切除术3年。查体:T:36.5℃P:68次/分R:18次/分Bp:/80mmHg神志清,精神可,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不黄,口唇不紫,两肺呼吸音低,心率:68次/分,律齐,心尖部未闻及杂音,腹部平软,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双肾区叩击痛(—),双下肢不肿,病理征(—)。
辅助检查:
血常规:
血生化:
全胸片:
B超:
心电图:
入院后初步诊断为:“胆道感染,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2型糖尿病”,给予积极抗感染(头孢西丁)治疗,并控制血压、血糖等基础疾病。患者腹痛明显好转,但于-12-30早餐后(进食油馓子)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感,持续约半小时后症状消失。于-12-31复查
血生化:
心电图:
B超:
从检查情况看总胆管近段内径明显缩小,考虑治疗效果尚可,继续巩固治疗。
-01-04例行查房时,患者诉01-03下午上厕所大便时出现胸闷、心悸,头昏、出汗,持续约数分钟自行缓解,考虑心绞痛的可能,医嘱给予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
就在查房到隔壁病房时,患者突发胸闷、心悸、气急、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烦躁不安。查体:两肺哮鸣音及少许湿啰音,心率:次/分,心音低。立即给予吸氧、抬高床头、心电监护、速效救心丸10丸含化,肠溶阿司匹林mg嚼服,速尿20mg静推。
心电图(-01-:56)
心电监测SpO2:80%-85%给予加大氧流量至6L/min
半小时后胸闷好转,两肺哮鸣音消失。
心电图(-01-:29)
生化:
给予倍他乐克50mgpost
阿托伐他汀20mgpost
氯吡格雷75mgpost
低分子肝素uiHq12
考虑ACS,患者病情不稳定,不宜搬运,征求家属同意请上级医师会诊。
-01-:10县人院心内科康主任会诊
-01-04
15:05心电图
-01-05
15:39心电图
-01-06
生化:
-01-12患者无明显不适,康复出院,建议择期冠状动脉造影
说明:
1.正如康主任所说:以下颌到肚脐的任何不适都应排除心脏疾患的可能
2.01-04例行查房时血压偏低90/60mmHg并非血压药过量,应及时寻找原因
3.01-31血生化AST:.9U/L并非肝功能异常,实为心酶谱升高
附:
怎样有效预防心肌梗塞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患的一种疾病。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若抢救不及时,常会要人性命。心肌梗塞的后果如此严重,预防其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预防心肌梗塞呢?
(1).及早识别心肌梗塞的先兆。
虽说心肌梗塞发病突然,但有50%以上的病人在心梗发生前几周或前几天会出现一些先兆症状。及早识别这些症状,可有效地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和发展。心肌梗塞的常见先兆症状有下列几种:
近期内心绞痛发作频繁,含服硝酸甘油类药物无效。
近期内常在睡眠中发生心绞痛。
突然感到胸闷不适,并在活动后有心悸、气短、呼吸困难的表现。
胸痛剧烈,并伴有恶心呕吐、出汗、胸闷、心慌等症状。患者在出现上述任一症状后,医院诊治,可有效地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
(2).冠心病患者如能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用复方丹参滴丸、阿司匹林、卡托普利等药物,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
(3).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的中老年人如能积极进行降血脂、控制血压、降血糖的治疗,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因心肌梗塞的发生和发展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有密切的关系。
(4).注重心理平衡,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
情绪波动会引起血管收缩,心率加快,从而使心肌发生缺血、缺氧,诱发心肌梗塞。因此,冠心病患者应尽力避免过度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不良刺激。
(5).注意根据气候变化,加减衣服,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
资料表明,气候急剧变化是发生心肌梗塞的重要诱因。所以中老人要注意根据气候变化,加减衣服。
(6).保持大便通畅,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
便秘患者在用力排便时,腹腔内压力会突然升高,这可影响心肌的血液供应,诱发心肌梗塞。因此,中老年人应多吃些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
(7).戒烟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因烟中的尼古丁等物质可促使冠状动脉发生痉挛,诱发心肌梗塞。
(8).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
(9).注意饮食和运动,限制脂肪的摄入量,少吃奶油、肥肉,多吃一些糙米、蔬菜和水果可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生率。
编辑/排版:朱维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yddianyuan.net/yfxjt/6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