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局一年一度的健康体检马上又要开始了,许多职工对健康体检存在不正确的认识,认为可有可无,没有多大意义。真是这样的吗?
体检的目的:
当前,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很多疾病的发作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能否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如一些恶性肿瘤疾病,早期发现治疗能延长病人的生命。再如高血压,严重危害脑、心、肾等人体重要器官,且损害具有不可逆转性,如果及早发现,及时规律服药就能保护好重要器官,将危害降到最低。
每年通过路局组织的健康体检,都会发现许多职工体检指标异常,如:高血脂、脂肪肝、高尿酸血症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也表现出高发,严重影响了职工身体健康水平,也影响了铁路运输安全。而其中很多职工平时都没有感到有明显的不适,自认为是“身体健康”的,一体检才发现有问题。因此,定期的健康体检非常重要,一是可以早发现一些健康状态中的危机,消除产生疾病的危险因素;二是可以早期发现疾病和早期治疗;三是可以加深对自我身体状况了解和评估,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身体健康状态。
体检的周期
多长时间体检一次?需要考虑机体生理年龄的多发病阶段、社会环境和职业的情况,以及自己的身体情况和需要。路局根据我局特点和专家意见,自年起,按照30岁以下、30岁-39岁、40岁及以上三个年龄段分别设置体检套餐,每年组织一次健康体检。
20-40岁:为青年期,可以说是身体和精力最旺盛时期,很多人认为身体健壮没必要体检,其实,健康应该从青年开始注意,比如“突发心肌梗死”、“突发脑卒中”,并不是突发的。动脉硬化植根于青年,发展在中年,发病可能在中老年。这是一个漫长的、积累的过程,没有病程的积累发展,就不会有所谓的突发心梗和突发脑卒中。因此每年参加健康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早期病症。
40岁以上: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理功能的下降,是疾病的多发期,更应该每年体检,并建立保管好体检档案。对于体检中发现的囊肿、结石、息肉等,不需要药物治疗的,应按照医嘱定期复查,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应选择专科系统治疗和随诊观察。
(二)心梗的预防
年,全局共发生了9名职工在岗因病突发死亡。经死亡原因流行病学调查,几例案例死亡原因多考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身边的例子触目惊心,那么什么是心肌梗死?怎样预防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又称心肌梗塞,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引起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性坏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患者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后及服药(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常危及生命,死亡率高。本病在欧美最常见,美国每年有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现患至少万。
临床表现
心梗:呈突发性,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特征性心电图动态衍变及血清酶的增高,可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合并症,常可危及生命,而绝大多数人心肌梗塞的症状是胸痛和胸闷憋气。
急性心梗:
典型表现:心前区疼痛并多汗,有些疼痛可放射至左上臂、上下颌牙齿、上腹部等,疼痛持续时间长,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
诱因
过度疲劳、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寒冷刺激、便秘、吸烟、大量饮酒、大手术后或大出血休克等。
高危人群:45岁—60岁的中年男性是患心肌梗塞的高危人群。50%-81.2%患者在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以新发生心绞痛和原有心绞痛加重最为突出,心绞痛发作较以前频繁,硝酸甘油疗效差,应警惕心梗的可能。
院前救护四要点
一是使患者平卧休息、不要走动;二是保持安静,避免过度紧张;三是心跳骤停时,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四是呼救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医院。
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包括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了解并干预危险因素有助于防治。
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血脂异常(总胆固醇过高或低密度脂蛋白过高、甘油三酯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超重/肥胖、高血糖/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烟、不合理的膳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等)、缺少体力活动、过量饮酒、发及社会心理因素。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家族史。
此外,与感染有关,如巨细胞病毒,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旋杆菌等。
年,全局在岗职工603人,参与体检人。体检结果显示,体检指标异常检出率最高前十位:血脂异常(24.27%)、尿酸增高(21.33%)、脂肪肝(14.81%)、血常规异常(12.95%)、超重(10.77%)、前列腺疾病(10.41%)、胆囊疾病(8.36%)、肾脏疾病(7.17%)、血压增高(5.95%)、肝脏疾病(6.02%)。血脂异常人,占全局职工体检指标异常首位。其中血脂异常、超重、肥胖是发生心梗最主要的因素。全局在册职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预防
1.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肥胖是发生心梗的最主要因素,一般一年做一次预测性检查,但对于已经发生过心梗的病人,为预防再次心梗的发生,可能半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要做一次检查,将危险降到最低点。
2.为了预防血栓形成,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和调节生活方式外,很关键的是进行抗栓治疗,心脏梗塞病人长期口服小剂量的阿司匹林0.05~0.3g/d或双嘧达莫50mg3次/d对抗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被认为有预防心肌梗塞复发的作用。
3.绝对不搬抬过重的物品。搬抬重物时必然弯腰屏气,这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与用力屏气大便类似,是老年冠心病人诱发心梗的常见原因。
4.洗澡要特别注意。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水温太热可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可造成心脑缺血。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洗澡间闷热且不通风,在这样环境中人的代谢水平较高,极易缺氧、疲劳,老年冠心病人更是如此。冠心病程度较严重的病人洗澡时,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
5.气候变化时要当心。在严寒或强冷空气影响下,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并继发血栓而引起急性心肌梗死。气候急剧变化,气压低时,冠心病病人会感到明显的不适。国内资料表明,持续低温、大风、阴雨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之一。所以每遇气候恶劣时,冠心病病人要注意保暖或适当加服硝酸甘油类扩冠药物进行保护。
6.及时而积极地治疗先兆症状。先兆症状的出现可能为心肌梗塞濒临的表现。宜建议病人住院,及时而积极地按治疗心肌梗塞的措施处理,可减少这些病人发生心肌梗塞的机会。
体检注意事项:
1.体检前三天,要注意饮食,不要吃过多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不饮酒,不吃对肝、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
2.体检前一天不吃或少吃高脂肪、高糖类食物以及瓜、豆、牛奶等产气类食物。体检前一天20:00之后禁食、禁水。体检前一天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激动,以免影响体检结果。
3.体检当日禁食早餐,抽完血、完成腹部彩超等空腹项目后再吃早餐。
4.高血压患者检查当日可用少许水服降压药物,以避免血压波动。糖尿病患者应告知体检机构,以便尽量提早完成空腹检查项目,尽早进餐,避免低血糖发生。
5.检查当天请着轻便服装,勿穿有金属扣子的内衣裤,勿携带贵重饰品;女士体检当日尽量不穿连体衣裤、连裤袜、连衣裙,以免在体检中不方便。
6.未婚女士应预先告知检查医生,不做腔内彩超和妇科检查;已怀孕的女士,应预先告知检查医生,不做腔内彩超和妇科检查及放射科项目。(女士做腔内妇科彩超和妇科检查无需憋尿)。
7.女士月经期前后2日内不做腔内彩超、妇科检查和尿液检查,可在月经干净3天后来院检查。
8.需做泌尿及生殖系统(即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子宫及其附件)彩超检查时,则须憋尿,使膀胱充盈后才能进行。
9.体检时请听从体检机构人员安排,逐项完成全部检查项目,以免漏检而影响最后的健康评估;检查完毕后请将体检表交给体检机构人员,以便做出总检报告。
10.体检后职工如接到体检机构复查通知,一定及时按要求前往;拿到体检报告后应该仔细阅读,遵照体检建议采取相应措施。
成都通信段
图文:党办、劳人科联合宣
转载请注明:http://www.yddianyuan.net/xjtcqzz/1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