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性心绞痛是冠心病常见类型之一,大多具有典型症状,发病率高,常反复发作,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影响极大。笔者用中药复方制剂山海丹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院年3月13到年2月28日门诊及住院患者病历较完整者,符合下列条件者为观察对象。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心绞痛部位、心绞痛疼痛程度相对同定,经休息或药物治疗疼痛迅速缓解,且稳定在1个月以上者。符合条件者例。西药组例,男例,女59例,年龄38—86岁。其中合并高血压病例、糖尿病38例,脂肪肝36例。中西结合组例,男例,女62例。合并高血压病例,糖尿病48例,脂肪肝54例。
2、治疗方法
西药组口服依那普利5~10mg,2次/日,硝酸异山梨酯5—10mg,3次/日,美托洛尔6.25~25mg,2次/日,辛伐他汀10—20mg,1次/13,拜阿斯匹林mg,1次/日。高血压病及糖尿病患者另加相当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项目:治疗前及治疗后每2—4周随诊1次,治疗前及治疗后每月测心电图1次。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测血脂、血黏度、抗氧化指标各1次。治疗前及治疗后测肝、肾功1次。
3、治疗结果
3.1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症状消失:治疗开始2周后算起,3个月内心绞痛未发作。显效:3个月内心绞痛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有效:3个月内心绞痛发作减少30%以上。无效:3个月内心绞痛发作减少次数不足30%。
3.2结果
1)心绞痛疗效:疗程结束,中西结合组例占81%症状完全消失,未再发心绞痛。西药组例占71%症状消失,2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中西结合组总有效率96%,西药组总有效率84%,P0.05。中西结合治疗心绞痛,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见表1。
2)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中西结合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变者例,西药组例。中西结合组治疗前平均缺血导联数3.51±1.85,治疗后2.47±1.36,P0.01差异显著,缺血程度ST-T压低之和,治疗前2.89±1.15mm,治疗后1.51±1.03mm,P0.01,差异显著。西药组治疗后也有显著好转。
3)血脂变化:中西结合组及西药组,治疗前后比较,除HDL外,其余各项均有显著变化,此与2组患者每日均服用辛伐他汀有关。2组比较,中西结合组,TC、LDL两项降低更显著。见表2。
4)血液流变学变化:中西结合组除ESR外,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变化P0.01。而西药组均无明显变化。提示lIJ海丹有明显降低血黏度作用。
5)抗氧化作用:中西结合组治疗后过氧化脂质代谢产物丙二醛(MDA)明显低,P0.01,具有保护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治疗后明显升高,P0.01。西药组各参数均无明显变化,P0.05。
3.3不良反应中西结合组口干27例,下肢浮肿7例,咳嗽19例,西药组下肢浮肿12例,咳嗽21例,头痛6例,所有不良反应均较轻,仍可继续治疗。肝肾功能正常。
4、讨论
心绞痛的治疗目标是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改善心肌缺血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l)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药物治疗是最基本的治疗,所有冠心病患者必需服用药物。
山海丹是中药复方制剂,具有降血脂、降血液黏度,抗氧化作用。并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治疗冠心病有显著疗效。其主要成分有葛根、黄芪等,动物实验提示葛根素对细胞凋亡有明显影响,动脉粥样斑块中有细胞凋亡。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早期,细胞凋亡可清除聚集在血管内膜的炎细胞及泡沫细胞,可使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消退。葛根素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缺血区血液供应,葛根素具有B受体阻滞作用,抑制交感神经,降低心率,降低氧耗,改善心肌供血。葛根素降低血栓素A2:,前列环素比值,抑制血小板聚集,并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微循环。黄芪抗病毒,清除自由基,抑制心肌纤维化,调节免疫功能,也具有正性肌力作用。
山海丹具有多层次、多靶点的治疗作用,活血化瘀,标本兼治,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是治疗心绞痛的良药之一。
来源:南柏松(西安市西八路号,医院,704)
健康快乐山海丹药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yddianyuan.net/xjtcqzz/2212.html